醫療事故爭議法審查 愛與關懷是核心精神 醫病和諧是重要關鍵
-邱泰源委員理事長自2016年進入立法院後,就提出將醫療糾紛處理分為ABC三大部分的策略「A.醫療刑責合理化、B.調解機制的改善、C.補償機制的合理完善」,並積極推動。終於,在2017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醫療法82條修法-A.醫療刑責合理化,在事件前端保障民眾的救命權,也讓醫師有尊嚴的救治病人。上週(4/19),在施義芳和蔡易餘等數位財政委員會委員、衛福部及金管會的見證下,醫師公會全聯會與數家保險公司簽下「醫師業務責任保險合作推廣備忘錄- C.補償機制的合理完善」,在事件後端讓民眾能得到經濟層面的保障,也讓醫師安心執業。
-今日(2018/04/25),衛環委員會召委邱委員排議審查的「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草案-B.調解機制的改善」,將是邱委員醫療糾紛處理策略的最後一塊拼圖。詢答時,邱委員首先強調立法的精神應充滿愛與關懷,堅持醫療和心價值,促進醫病關係和諧。並提出醫師公會眾人討論後的建議,認為事情的發生不一定伴隨錯誤,建議法案名稱應從「醫療事故」改為「醫療事件」,法條中的「除錯」一詞也應改為「精進」,避免讓人誤解。有鑑於外界先前將法條稱為道歉法則,邱委員認為立法精神應以愛與關懷為原則。爰引述賴清德院長的看法,認為沒有因果關係不需要道歉。建議採用「Compassion關懷法則」,讓大家在事件發生後都能心平氣和的調解了解真相,用愛和關懷來促進醫病和諧。建請衛福部帶回謹慎研議。
-邱委員說,下下周將安排醫爭法逐條審查。希望相關單位盡速與委員們溝通,法條也將在委員會上充分的討論,力求立法周全。